目前分類:雜記 (2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前幾天我一直在臉書上推薦的「無所不在的演化」後,終於看完了。書中討論了許多領域,包括了許多非科學的範籌:政府、領導、技術⋯⋯等,全都顯示出沒有人可以由上而下設計出一套對大家都有利的規章,反而是由下而上自發協調的文化、風俗總是可以運行的很好。

  在看書的期間,我不由得想起老子的無為而治,書中許多由上而下的介入,往往引發眾多的災難,例如幾年前美國的次級房貸風暴,就是政府介入的結果。所謂的無為而治,實行起來其實就是令人民自由。自由不代表混亂,每個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過程中,協商會訂立出一套規則,這規則即使一開始不好,也會隨著時間「演化」的接近完美。反倒是政府訂立的規則容易讓人找到漏洞,形成災難。

冷色鉛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當然會有雷~~!大致上的劇情是這樣的,梅約翰的工作是幫孤單死亡者辦喪禮,其中一項任務是找出願意出席告別式的亡者親友,但這些孤獨的亡者,生前沒有往來的朋友,死後也沒有人願意來送別。一直以來,出席告別式的就只有梅約翰。雖然工作上他很盡責,但為精簡人事,他依然要被裁員,而他決心為他的最後一個工作,找出願意出席告別式的親友。比利,一個死後四十多天才被發現的亡者,經由梅約翰的探訪與努力,他開始真正認識了比利,同時比利的親友也因此認識了他的另一面。最後終於找到比利久未聯絡的女兒凱莉,她願意出席告別式,同時她與梅約翰也互有好感。然而不幸的是,梅約翰卻發生了意外,在梅約翰的告別式當天,也是比利的告別式,梅約翰的告別式空空盪盪,而比利的告別式上,所有梅約翰曾努力說服要出席告別式的比利親友都出席了。當安葬完成後,所有活著的人都離開了,週遭開始出現半透明的人們走向梅約翰的安葬之處,那些人們是比利和所有梅約翰送走的亡者,即使他生前孤獨,至少死後有許多朋友吧。

————

文章標籤

冷色鉛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次打東正盃,真的比想像中累,不過也是一很難得的經驗。有些人也太強了吧~~,感覺怎麼樣都打不贏~~。

首先最累的是在大太陽下打球,為了怕晒黑,我都穿著防晒外套打球,在中午時跟對方打到搶七決勝局,心裡真是想放棄,可是隊友又為我加油,頓時覺得心裡慚愧,可惜還是後繼無力。

文章標籤

冷色鉛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雖然標題寫原文書和中文書,不過實際上我看得原文書不多,取樣太少,所以只能算是我主觀的見解。那為什麼會寫這一篇呢?那是因為我發現我讀中文書看不懂,但讀原文書卻能看得懂。奇怪的是,中文才是我最習慣的語言啊!

在中文裡有一個詞叫「若且惟若」,雖然我知道它的意思,但每次看到詞總是會卡卡的,影響我讀書的流暢度,因為這是一個在生活中幾乎不會用到的形容詞。但而我在看原文時,卻很容易可以理解它的意思,因為原文是寫作 if and only if 。發現這兩者的差別了嗎?中文的用詞是不是看起來比較高深?而原文是不是看起來看沒程度?原來,我就是適合這種沒有程度的寫法啊。

文章標籤

冷色鉛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基本上我不看美食節目的,但偶然轉台看到時,覺得傑克和安妮的互動很有趣,所以把一整集的節目給看完了。

  傑克的外形真的是又高又帥,身上肌肉也相當的健美,個性又開朗陽光,很不幸的,他在這個月二十號自殺了,說真的,他都自殺了,條件樣樣不如他的我早該自殺個一百次了。因為看過他的節目,對他的離世也就更感遺憾。這裡姑且不去討論他自殺的原因,只從他的憂鬱症來討論。

冷色鉛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個有趣的影片,挑選了十四個生活背景不同的七歲兒童,每七年一次追踪紀錄,拍攝了四十九年,他們也都五十六歲了。影片可以看他們的夢想與未來發展有什麼不同。小時候大家的夢想各不相同,想成為騎馬師,想到附近超商打工,想當律師。長大後發展也各不一樣。

  為什麼小小七歲的孩子的眼界會有這麼大的不同?我甚至懷疑他們懂什麼是律師嗎?也許我該同情他們的夢想被大人們綁架,才會以律師為志向,但跟隨著影片的紀錄,這些人的生活的確比其他人來的好。這表示大人有必要介入小孩子的夢想?

文章標籤

冷色鉛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你不相信羅伯特,那這篇文章毫不重要;如果你相信他,甚至會因為他而下重大決定,你怎能不看看別人對他的調查是否符合媒體所宣傳的印像?


文章標籤

冷色鉛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好幾次覺得明白了這個社會是怎麼一回事,但真的要說,又似乎說不出什麼新鮮事,今日還是不自量力的來說說我的發現吧。

 

文章標籤

冷色鉛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在想,或許語言是人類大腦進化的一大推手。在沒有語言的世界,人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自能透過個人經驗,所能做的推斷也只能透過自己去證實。有了語言後,事情漸漸不同。人們可以相互傳達訊息,即使我未曾見過山的另一邊,只要有個去過的人跟我說,我就能知道個大概。後來有了文字、印刷術、電報、電話、電視、網路,人類一天所能接收到的訊息量遠超過從前,大腦所能知道的訊息越來越多,大腦也變得越來越大(邏輯並不是那麼直接,但不解釋了)。

  依照前言說這麼多,看來語言好像很重要,它讓我們知道更多,然而語言只是工具,傳遞訊息的工具。重要的是訊息,而不是語言本身。楊格年紀輕輕就精通十三國語言,對語言的歷史、字體的變化也非常瞭解,但最後廣為人知的是他在光學研究上的貢獻。隨著時間過去,真正重要的會留下來,雖然是以文字承載這些訊息,但重點仍然是訊息本身,而不是用什麼樣的語言來紀錄。

文章標籤

冷色鉛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得到一本雜誌,名曰警醒,我寫本文的目的是覺得該雜誌有些暗示或宣稱不太適合,恐有誤導之嫌,故在此提出。

2011年11月的警醒!,封面的標題是[相信造物主是合理的嗎?],

冷色鉛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漫畫測試  

這兩套軟體都是免費的,上網打關鍵字就能找到載點了。

冷色鉛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買了手繪板,捉了火焰羊駝(Fire Alpaca)就試畫了以下作品。

文章標籤

冷色鉛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了很多人打網球動作上的錯誤,因為我跟那些人又不熟,跟他們說或許會讓他們不悅,所以在這邊提出我常看到的錯誤動作,如果真的有心想打好網球,在這個時代用google找到這一篇應該是很容易的。

  人們很容易上網找正確的動作來模彷,但人人模彷的能力不同,而且很容易看著正確的動作,卻作著錯誤的姿勢。

文章標籤

冷色鉛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臉  

當然不能一直存在虛無主義的心態,但觀察世界,滿多人都不是活在此時此刻,活在漫畫、戲劇、電影、音樂、過往的回憶、未來的期望中,那是因為現在不值得享受嗎?生命是否單調的讓自己想投入到那些虛無的事情上?又或者所有的事情都是虛無的,所以從中找出一件值得認真的事物才會擁有意義,因為生命的深刻是來自於認真的程度,例如追一個女生,當你認真時,她的拒絕才會傷的了你。客觀的看,愛情是虛無的,但絕對可以讓人刻苦銘心。活著是虛無的,但認真的活,絕對也可以在回憶中留下痕跡。

文章標籤

冷色鉛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幾周的晚上,看到天上明月,心中覺得:「哇!好大、好亮!」回到宿舍便拿起單眼與長鏡頭拍下了它,不可思議的是,竟然能拍的那麼清楚!

文章標籤

冷色鉛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說話也是要有注意事項的,例如:「我以前當兵時,某次放假時看到警察拿槍臨檢,警察看到我靠近時,還把槍往後拿,可能是怕我搶槍。」,這一句話中點出了說話者當時在當兵,但事實上即使不提他正在當兵,也無損後面要表達的意思。這只是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更誇張的還有:「我家後面巷口右轉,走到底再轉左,數來第三家是一間豆花店,他們賣的豆花很好吃。」,跟我說這句話的人,是跟我完全不同家鄉的室友,在我看來,他只要說:「我家附近有家豆花很好吃!」就可以了,因為我要去他家的機會是十分十分的微小,前面跟我說路怎麼走,根本沒有意義。這段話的主旨只有一個,說話要想清楚自己要傳達的訊息是什麼,不要添加對聽者無意義的訊息,這是最基本提取重點的能力,一個人巨細糜遺的敍述完整件事,可能代表他很細心,卻也可能代表他捉不到重點,而且最可恨的是,他用無關緊要的訊息浪費了聽者的生命,這簡直是令人髮指。

筆者曾有過一些朋友說話太過仔細,在我的耐心磨光之後,我會生氣的說:「講重點!」

冷色鉛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這一次來試試畫手機,手機的畫面就用「那一年,追不到的女孩吧!」

 

文章標籤

冷色鉛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很久很久以前,當時我還是個碩士生,為了寫論文,我學了OpenOffice,因為它是免費!不過我是到業界工作時,才發現它3D繪圖功能的有趣之處。特地發這篇是因為我太得意了,我竟然連網球拍都畫的出來!

螢幕快照 2012-04-01 下午10.11.33   

文章標籤

冷色鉛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消失後會剩下什麼?

  總有一天會消失吧!最近看鏡子裡的自己老了許多。時間敲醒不老夢,當生命消逝後,還有什麼是我所能留下的?我沒有小孩,所以我的基因不會留在世界上;我沒有偉大的發現,所以名字不會留在歷史上,或許我只能留下虛構的故事,那些還算受人喜歡的故事,也許能在網路裡散播,然而我相信,絕大多數的故事都會消失在這個網路的資訊大海裡。雖然仍是悲觀,但我還是想創作,一方面打發了我人生中的無聊感,一方面留下我曾思考過的有趣觀點,不過大多是一個人的自言自語吧。希望有一天我的創作是用漫畫表現,不再只是純文字。

冷色鉛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個朋友(或許已不算朋友了吧)經常提及內心中有兩個自己,不停的衝突與對戰,爾後我看到「雙腦革命」這本書提及人的兩側大腦各有一個人格時,想起他的症狀。這並不是一個全新的觀念,早在我還是個小孩時,就聽過半個大腦的人也能活下去(人格並顯示)。而在另一本書「大腦總指揮」中提及左前額葉與右前額葉受傷的患者會有不同的表現,也提出了優勢腦的解釋。

  我並不十分推祟「雙腦革命」這本書,因為作者為心理學家,而且似乎十分相信童年創傷對成人的影響甚大,這點除非是在極端環境下,否則我傾向相信基因對人的影響。但他提供了一個有趣的治療(他應該也不是第一個想到的人,不過他似乎是第一個用此法來治療病人的人),讓病患戴上蓋住一側的眼鏡,然後問病患問題,結果同一個病患,戴上擋住右眼的眼鏡時的回答與戴上擋住左眼的眼鏡時的回答截然不同。在書中,作者是用問的,不過我認為用文字寫給受測看的效果更好,因為用嘴巴問的聲音會無差別的進入受測者的左右耳,所以訊息依然會傳到左右腦,但如果是用看的,則單以右眼看的訊息會傳到左腦,單以左眼看的訊息會傳到右腦(不過訊息還是會經過胼胝體傳遞給另一側腦吧~~)。

冷色鉛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